
于安徽桐城学习玉雕,继而赴上海学习雕刻技艺,后奔去苏州建立自己的玉雕工作室,这位生于80年代的年轻玉雕大师,名方红根,安徽桐城人,擅长雕刻人物件、动物件,作品形神兼备,讲求尽善尽美,人物件作品取材非常广泛,寓言故事、宗教故事、神话传说、儒释道……等都是他的创作范围。他因材施艺,注重设计,勇于创新,在海派玉雕和苏派玉雕工艺中汲取精华,博采众长,尽情诠释世间之隽永情态,独留芳华于人间。

方红根作品:伯乐相马
寻找最理想之地
方红根,安徽桐城人,祖上溯源于著名文学流派桐城派创始人方苞。1999年毕业之后开始拜桐城本地名师学习玉雕,主要学习掏空件以及一些大件作品,后来便开始做牌子,经过刻苦学习,积累了深厚的玉雕基本功底。
2007年方红根曾到上海进修玉雕技艺和工艺美术知识,汲取海派玉雕工艺之精华,陶冶情操,玉雕技艺和艺术修养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。当时,方红根曾经在老家做了一些俄料作品,2008年经济不景气,俄料生意也不好做。方红根就经常到上海苏州等地,他认为那里玉雕大师的作品表现力都非常强,而且,他发现和田籽玉的表现力也比俄料和山料好。

方红根作品:观音
“苏州的环境我非常喜欢,这里的氛围也很好。”于是,2010年,他在苏州成立了自己的玉雕工作室——灵石玉雕工作室,开始做和田料。
刚开始做玉雕的时候,方红根主要创作一些人物和动物间作品,在上海的时候做人物件也比较多。到苏州之后,他就选择一些档次较高的原材料,主要创作一些宗教类、古代文人雅士等作品。“苏州这边做人物件主要以观音、佛像为主。”方红根到苏州之后,更加潜心运用所学进行玉雕创作,他发现苏州玉雕讲求料子的整体效果,极少破坏原材料,作品整体也非常简洁。

方红根作品:有凤来仪
因材施艺,设计为重
方红根是一个爱玉之人,善于把工艺与和田玉的天然风貌相结合,注重设计与创新,善于刻画人物情态,对面部神韵和整体意境有独到理解和表现,气势非凡,大气磅礴。“每一块和田玉都是不一样的,一定要按照材料进行设计和创作。”本着对石头负责任的态度,他非常注重作品的做工。
《妙吉祥》是方红根最近刚刚完成的作品,从最初的选料到创作完成,总共用了二十余天的时间。作品的原材料是一块独籽料,形状似手掌,形体饱满,但是有非常多的裂,遵循因材施艺的原则,方红根便创作了文殊菩萨左手持“万”字符的意象。文殊菩萨意译为妙吉祥,有着聪明、智慧、吉祥之意。按照惯常的创作思路,手掌里会握有八卦,有“掌握乾坤”之意,而方红根不愿拘泥于前人,选择了创新,他将“八卦”换成“万”字符,有着“集吉祥与万德”之美好寓意。“文殊菩萨,智慧如海,手托青莲,清净无染,上有‘万’字符熠熠生辉,象征‘吉祥万德之所集’。”给人以美好、祝福之意,因此取名《妙吉祥》。

方红根作品:妙吉祥
2011年,方红根获得桐城首届玉雕大师称号。而他的工作室,现在已是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理事单位、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玉雕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。他的作品《掌握乾坤》、《节节高》、《智斗》、《带子上朝》等,也在全国性玉雕大赛评比中屡获殊荣。2011年,作品《掌握乾坤》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;2012年,《带子上朝》荣获上海玉龙杯金奖;2013年,《双龙花卉链条瓶》荣获上海神工奖金奖,《传承》获得中国玉石器百花奖金奖,《驾驭》、《带子上朝》均获得苏州陆子冈杯金奖……
未来,方红根将继续秉承选材精良、构思奇巧、造型隽永、精雕细琢之艺术特色,在集成玉雕前辈们的探索成果,博采众长,锐意进取,不断提升自己,开拓出更新的一片天地来。

方红根作品:传承

方红根作品:带子上朝